市残联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及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1年,芜湖市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及省、市委全面依法治省、市工作会议精神,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以民生保障为重点的各项残疾人工作,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完善机制,提供法治建设保障。
一是健全完善法治建设组织机制。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紧紧围绕法治建设工作目标和任务,将法治建设工作列入年度重要工作内容,提出工作指导思想、重点内容和具体要求。制定“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完善法律顾问制度、政务服务事项等,确保我会依法依规落实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残联工作职责,使残联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更好地服务残疾人,促进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二是健全完善政务公开机制。加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执行力度,按要求向社会公开残联信息,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加强残联系统门户网站及残联信息公开网建设,开通残联微信公众号,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残联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健全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提拔干部、就业扶贫资金等“三重一大”事项均经党组会议集体讨论研究。
二、加强学习,树立法治用人导向。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会领导坚持把党内法规制度作为党组会议、中心组学习和每周五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学习和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机关干部职工始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至日常业务工作全过程,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提供法治保障。为提高市残联领导干部宪法法律意识,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崇法治,“全国宪法日”期间,市残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展宪法知识学习、宪法法律知识测试和参观芜湖宪法馆。二是提升残疾人工作者暨专委业务水平。为全面提高全市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专委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和水平,在2021年度全市残疾人工作者培训会上,邀请丁宜江律师针对《民法典》中涉及残疾人的主要条款进行解读。三是全面落实以案释法工作制度。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加强法纪观念。7月21日上午,市残联组织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到市中级人民法院,旁听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中国纺织报社、服装日报原社长兼中国经济传媒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马某某(副厅级)涉嫌受贿罪、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一案庭审。
三、依法行政,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康复服务工作。以“提升残疾康复服务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康复工作年度工作任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强化宣传力度,紧抓项目序时进度,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超额完成省级下达我市年度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8224人,发放补助资金822.4万元,任务完成率182.6%;各类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民生工程任务数664人,任务完成率达112.54%。按照“应助尽助”要求额外完成各类残疾儿童康复训练1168人;完成儿童辅助器具适配民生工程任务数41人,任务完成率达102.5%;完成儿童辅助器具适配57人;完成儿童假肢矫形器装配民生工程任务数53人,完成率117.8%;完成儿童假肢矫形器装配61人。二是促进残疾人就业培训。以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盲人按摩机构和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为抓手,认真推动残疾人集中就业工作。全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533人就业,集中就业残疾人261人;扶持残疾人个人创业285人,免费职业技能培训802人,扶持残疾人就业基地20个,扶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10个,实施阳光大棚等农业设施补贴25个。三是推动教育工作稳步开展。全年资助残疾学生和经济困难残疾家庭学生共3540人,资助金额245.26万元。其中,残疾学生1067人,经济困难残疾家庭学生2473人。开展年度经济困难残疾大学生资助工作,全市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大学生92名,资助金额15.15万元。
四、加强法治宣传,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市残联始终将法治建设纳入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平等、参与、共享”,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坚持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在面向服务于残疾人过程中向他们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把管理、服务现场变成向残疾人宣传普及法律的第一现场。一是围绕主题,开展宣传活动。“全国助残日”期间,市残联组织相关科室和律师走进963《公民与法—芜湖普法之声》栏目直播间,参加《关爱残疾人 法律来护航》特别节目直播,开展以“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 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为主题的助残日法治宣传活动,通过节目与残疾人朋友交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和咨询活动。在“全国助残日”期间,各级残联组织和残工委成员单位结合实际,开展义诊、慰问、文体、帮困等活动,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各残疾人专门协会,围绕主题日开展各具特色的助残日主题活动。二是主动作为,维护合法权益。今年,在市发改委发布关于轨道交通票价制定听证会,其中,公告中关于相关票价优惠方案,市残联依据相关文件提出对残疾人乘坐轨道交通优惠政策的建议,最终市相关部门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同时,在接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中对票价优惠中有其他残疾人反映不同意见时,市残联在做好政策解释过程中,主动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三是解忧纾困,化解矛盾纠纷。深度融合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及时处理并回复残疾人来信来访,切实依法有效解决残疾人期盼和诉求,12月份,市残联在接到部分原2010年置换残疾人轮椅车车主反映车辆年审问题,市残联领导主动与市车管部门联系,召开现场协调会,“面对面”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全市残联系统共接待来访残疾人12人,办理市委督查办转办件1件,办理市统一政府热线服务平台交办件7件;电话咨询服务275余通次,临时救助异地困难残疾人3人。对受理的残疾人反映的问题,回复率达到100﹪。
五、下一步打算
(一)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按照我市“八五”普法规划,结合市残联工作实际,着重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二)加强干部职工法治培训。组织市残联机关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培训,开展党组中心组学法活动,将遵法学法守法用法要求纳入机关公务员平时考核中。(三)健全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及时收集、分析残疾人热点、敏感、复杂矛盾纠纷信息,加强残疾人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预警监测。(四)做好残疾人信访接待工作。引导残疾人依法有序表达利益诉求,不断提升残疾人信访工作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完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和网络信访平台作用,健全残疾人权益维护应急处置机制。(五)做好残疾人法律救助。以满足残疾人法律救助、援助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着力加强对残疾人法律救助、援助供给力度。
芜湖市残疾人联合会
2022年1月15日